承先啓後的舵手

劉錦龍

任期: 民國84年3月~88年9月

學歷: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所碩士
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學士
私立明志工專機械工程科

經歷: 國科會 參事
國科會 處長/副處長/專委/科長
行政院科技顧問組 副研究員
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所 經理/總編輯
臺灣塑膠公司 工務員
中華民國科技館合協會 理事長/副理事長/理事
中華民國原始生活教育學會 理事長/理事
中華民國資訊應用發展協會 副理事長/常務理事/理事/常務監事
中華民國企劃人協會 副理事長/ 理事
中華民國競爭力學會 理事
亞太科學技術協會 資訊委員會共同召集人

現任: 科技部 參事
中華民國資訊應用發展協會 常務理事

民國84至88年在任職科資中心主任時,主要的任務是將中心的定位由資料(蒐集/處理)中心轉向為知識(智慧)中心,並以國科會決策支援中心為發展的願景。但政府機關受限於制度,往往缺乏彈性,想要突破現狀成為靈活的決策支援中心,必須由體制上來著手,也就是朝「法人化」的方向發展。如此,才能放寬中心人事、行政制度與經費的運用彈性,並能連結利用外界資源,達到最大效益產出,為國科會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務工作。所以當我到任時,即研訂「五年中程營運計畫」,以因應21世紀資訊科技發展,並期有計畫地將中心轉型邁向法人。

為達成此一目標,在這五年期間,我推動了許多措施與作為。對內,進行制度革新與強化服務功能,例如建立與中正理工學院合作引進博士後人力的機制,鼓勵同仁參與國科會舉辦的科技管理研習班,以提升組織人力素質;推動4A資訊系統服務(Anyone,Anytime,Anywhere,Anything),讓使用者得以透過網際網路獲得24小時的資料服務;民國86年,承接政府研究計畫的業務,建立政府研究資訊系統(GRB),將國家研究資源與成果的管理全面自動化與數位化,緊密連結國科會與科資中心的任務。對外,則致力於提升我國在科技資訊上之國際地位,例如舉辦現代化科技資訊交流研習會,以推動與亞洲科技合作協會(ASCA)會員國家的實質合作關係;引進策略合作聯盟,加強與美國國家技術資訊局(NTIS)與日本科技情報中心(JICST)等主要國際資訊機構之合作關係。「用最低的投入,達到最大的產出」是本人從產業界到公職所一直秉持的信念,相關工作的推動,在同仁的努力下,為國家節省了許多的人力與物力。

現在中心法人化的構想已然實現,並且正大步地朝科技政策智庫的方向邁進,我感到十分的開心。對於未來發展的建議,李國鼎先生曾說︰「離得了你的桌,就要離得了你的門」,鼓勵同仁事先多溝通,多協調,不要使好的想法束諸高閣。未來政策中心應該要與科技部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,使同仁更能瞭解政策形成的過程與模式,如此,創新的構想與作法必然更易為科技部所採納。